BRC 内审检查表
表单编号:TF-PR-005-02A
被审部门 |
标准 条款 |
相关文件 |
检查内容和方法 |
检查记录 |
符合 |
不符合性质 |
审核员 |
||
严重 |
一般 |
观察 |
|||||||
管理层 |
1.1 |
《产品风险管理程序》 |
公司是否通过使用产品种类判断树来进行确定产品的种类,并且使其文件化 |
|
|
|
|
|
|
管理层 |
|
《产品风险管理程序》 |
是否通过危害和风险管理程序来验证所确定的产品种类 |
|
|
|
|
|
|
管理层 |
1.2 1.2.1 |
《产品风险管理程序》 |
公司是否建立适当的危害和风险管理体系,以此来确保同消费者安全和法规有关的危害都能够被识别和恰当的控制,并形成文件、加以实施和保持 |
|
|
|
|
|
|
管理层 |
1.2.2 |
《产品风险管理程序》 |
公司是否在生产过程中是否执行一种正式的和详细的风险分析,考虑对消费者安全的关键性影响。化 学性和生物性污染。风险分析基于产品常规或有可能预见的使用范围 |
|
|
|
|
|
|
管理层 |
1.2.3 |
《产品风险管理程序》 |
公司是否依据已建立的原则,完全执行和保持风险分析体系 |
|
|
|
|
|
|
品质部 |
1.2.4 |
《产品风险管理程序》 |
公司是否建立一个准确的工艺流程验证计划: 识别和记录与各个加工步骤有关的危害和相是否的控制要求; 基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来评估每一个危害的风险等级,并设定控制限值。根据风险等级来确定过程控制和监控程序 |
|
|
|
|
|
|
品质部 |
1.2.5 |
《产品风险管理程序》 |
当过程控制超出了控制限值,是否采取纠正措施 |
|
|
|
|
|
|
品质部 |
1.2.6
|
《产品风险管理程序》 |
通过危害分析得到的危害和控制要求是否定期评审,验证和确认,以确保其持续有效;当设计、配方、流程、原料或法规发生改变时也能及时的得到更新 |
|
|
|
|
|
|
编制人:李章龙
内审检查表
表单编号:TF-PR-005-02A
被审部 门 |
标准 条款 |
相关文件 |
检查内容和方法 |
检查记录 |
符合 |
不符合性质 |
审核员 |
||
严重 |
一般 |
观察 |
|||||||
品质部 |
1.2.7 |
《产品风险管理程序》 |
关键过程的控制措施是否加以实施,保持和评审 |
|
|
|
|
|
|
管理层 |
1.2.8 |
《产品风险管理程序》 |
危害分析和相关程序是否得到最高管理者的承诺,并通过公司文件化管理体系来执行。 |
|
|
|
|
|
|
管理层 |
1.2.9 |
《产品风险管理程序》 |
和关键操作步骤监控有关的程序是否包括在根据本标准的内部审核中 |
|
|
|
|
|
|
文控 |
1.3.1 |
《文件管理程序》 |
公司是否了解和使用销售国所在地同产品安全和合法性有关的现行文件和法规 |
|
|
|
|
|
|
文控 |
1.3.2 |
《文件管理程序》 |
公司是否建立体现以确保能够获知法规、产品安全问题、科学技术发展和工业/消费行业准则有关的所有信息。 |
|
|
|
|
|
|
管理层 |
2.1 |
《质量手册》 |
根据该标准,公司是否建立消费品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加以实施、保持和评审,必要时加以改进。公司是否识别为确保这些过程的有效运作和控制所需的准则和方法。组成消费品管理体系的文件是否清晰、明确、详实并能够被相关人员正确的使用和随时取阅。公司是否具有保证消费品管理体系有效实施的文件化的程序,并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关系。支持和监控消费品管理体系的有关信息是否被相关人员随时取阅。公司是否确保监控消费品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以及对过程的持续监控和分析和持续改进 |
|
|
|
|
|
|
编制人:李章龙
内审检查表
表单编号:TF-PR-005-02A
被审部门 |
标准 条款 |
相关文件 |
检查内容和方法 |
检查记录 |
符合 |
不符合性质 |
审核员 |
||
严重 |
一般 |
观察 |
|||||||
管理层 |
2.2 |
《质量手册》 |
公司是否制定定义明确的、文件化的消费品方针。这个方针是否能表明公司要承担生产安全、合法产品的义务以及对消费者的责任。该方针是否在公司所有员工中进行沟通。该方针是否定期评审。该方针是否被所有员工理解,并相是否执行。 |
|
|
|
|
|
|
管理层 |
2.3 |
《质量手册》 |
消费品管理体系-手册: 公司是否制定定义明确的、文件化的消费品方针。这个方针是否能表明公司要承担生产安全、合法产品的义务以及对消费者的责任。该方针是否在公司所有员工中进行沟通。公司以消费品管理体系手册的形式,保持那些针对产品安全、合法性和质量有文件化的程序、指导书和参考文件,其范围是否包括本标准的要求。消费品管理体系手册中规定的要求是否全部执行。消费品管理体系手册是否包括为达到本标准要求所需的工作方法和操作纲要,或在其中指出纲要引用的地方,对其引用。消费品管理体系手册,或其中的组成部分,是否易于被重要员工所使用。 |
|
|
|
|
|
|
管理层
行政故 |
2.4 |
《质量手册》,《职务说明书》《考核方案》 |
组织结构、管理职责和权限: 高层管理者是否建立定义明确的、文件化的组织结构,确保重要员工都能明确各自的工作范围,责任和报告关系。公司的高层管理者是否确保所有员工均了解组织结构,以及他们的工作职责、责任和报告关系。根据组织机构的要求,是否建立员工业绩监控机制。是否具有重要员工缺席时适当的替代安排。 |
|
|
|
|
|
|
管理层 |
2.5 |
《质量手册》 |
管理承诺: 公司的高层管理者是否承诺建立、实施和改进消费品管理体系,并确保资源的提供和投资满足安全、法律和顾客、的要求。公司的高层管理者是否确保产品安全和质量方针的建立、实施和保持。 |
|
|
|
|
|
|
编制人:李章龙
内审检查表
表单编号:TF-PR-005-02A
被审部门 |
标准 条款 |
相关文件 |
检查内容和方法 |
检查记录 |
符合 |
不符合性质 |
审核员 |
||
严重 |
一般 |
观察 |
|||||||
管理层 |
2.6 |
《质量手册》 |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公司的高层管理者是否确保建立程序,了解顾客的需求和期望。顾客的要求都是否明确和被充分理解。在不危及产品安全性、合法性和质量的条件下这些要求是否得到满足;是否建立与顾客满意有关的业绩指示,并传达给相关人员。, |
|
|
|
|
|
|
管理层 |
2.7 |
《管理评审程序》 |
管理评审: 是否按策划的时间间隔评审消费品管理体系; 公司的最高管理者是否按策划的时间间隔对消费品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评审,评审是否确保鉴定评价该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并是否识别出变更的需要。是否保留着管理评审的记录; 评审过程是否包括对内部审核和第二方和第三方审核的结果,顾客反馈、过程业绩和产品符合性、产品缺陷、预防和纠正措施的状况、以往的管理评审记录和行动计划、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变化和持续改进的建议的评审。评审过程中做出的决定和商定的措施是否被指定的员工在特定的时间框架中执行。 |
|
|
|
|
|
|
管理层 |
2.8 |
《内审管理程序》 |
内部审核;公司是否对消费品管理体系进行审核以确保其适宜和一致性。审核是否定期进行,并按有关活动的风险程度制定审核的范围和频率。内部审核是否由能胜任的审核员执行,审核员是否是中立的,并且审核员不能审核其自己的工作。积极和消极的审核结果都是否引起相关被审核活动的负责人的注意。是否确定纠正措施时亿 整改期限。所有策划的内审和相关的纠正措施的记录都是否该被保持。所有纠正措施都是否被验证以证明符合。 |
|
|
|
|
|
|
编制人:李章龙
内审检查表
表单编号:TF-PR-005-02A
被审部门 |
标准 条款 |
相关文件 |
检查内容和方法 |
检查记录 |
符合 |
不符合性质 |
审核员 |
||
严重 |
一般 |
观察 |
|||||||
采购部 |
2.9 |
《采购管理程序》《供方管理程序》《供方评估标准》 |
公司是否控制所有关系到产品安全性、合法性和质量的采购过程,以确保获得的产品符合规定的要求。公司是否基于风险评估,建立文件化的供方评价程序。公司是否基于风险评估,建立文件化的供方评价程序。该程序是否规定如何处理例外情况,如使用未经审核或监督的原材料、组成成份或服务。是否包括为持续评价而界定的明确准则和必需的业绩标准。基于风险的评价可采取通过内部检查或分析证书的方式进行业绩监控,必要时可以扩展到供方检查。供方的评价可以包括体系、产品安全信息和法规要求等方面的评核。 |
|
|
|
|
|
|
技术部 |
2.9.1 |
《样板管理规定》 |
是否保护顾客的财产(包括知识产权)确保其在组织的控制下或被组织使用, 公司是否识别、验证、保护供其使用或构成产品一部分的顾客财产。如果顾客财产发生遗失、损坏或发现不适用时是否报告顾客,并保持记录 |
|
|
|
|
|
|
文控 |
2.10 |
《文件管理程序》 |
公司是否确保关系到消费品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文件、记录和数据均可获得并得到有效的控制。所有使用中的文件都是否被授权。使用中的文件都是否是当前有效版本。是否记录所有涉及产品安全性、合法性或质量体系有关的文件及程序的任何更改或修正的原因。建立程序以确保作废文件不被使用,适当时,以新版本代替。 |
|
|
|
|
|
|
技术部 |
2.10.1 |
工艺及图纸 |
公司是否确保为如下各项编制适当的操作规范和标准。原料(包括包装原料)半成品,成品。规范是否充分、准确,并确保其符合相关的安全、法规和顾客要求。在适当的情况下,规范和行业标准是否得到相关方的正式同意。是否定期更新评审标准以确保其充分性和状态。 |
|
|
|
|
|
|
编制人:李章龙
内审检查表
表单编号:TF-PR-005-02A
被审部门 |
标准 条款 |
相关文件 |
检查内容和方法 |
检查记录 |
符合 |
不符合性质 |
审核员 |
||
严重 |
一般 |
观察 |
|||||||
文控 |
2.10.2 |
《记录管理程序》 |
公司是否保持记录,以证明对产品的安全性、合法性和质量实施了有效控制,记录是否清晰和真实。公司是否执行有关程序,对所有属于产品安全性、合法性和质量范围内的所有记录进行校对、评审、维护、保存和检索。记录是否被妥善保存一段时间,保存时间要同法规和/或产品寿命相联系。任何记录的修改是否获得授权。 |
|
|
|
|
|
|
管代 |
2.11 |
《纠正措施管理程序》 |
公司是否执行有效的体系,对不符合产品安全性、合法性和质量的情况进行收集、记录和调查。公司是否确保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防止不符合情况的再次发生。纠正措施是否文件化,并指定有关的责任和义务。任何有关产品安全性、合法性和质量的纠正措施计划,必须由对该范围负有责任和义务的人员来批准。这些人员也是否负责验证纠正措施是否达到预期效果。纠正措施是否被适时地实施,以防止不符合的再次发生。 |
|
|
|
|
|
|
品质部 |
2.12 |
《标识和可追溯控制程序》 |
公司是否具备可追溯体系,有能力从供方到产品销售给消费者的所有阶段追溯到原料,反之亦然, 任何返工的情况发生,是否保持其可追溯性。追溯体系是否定期测试,确保从原料到成品的可追溯性,反之亦然。 |
|
|
|
|
|
|
编制人:李章龙
内审检查表
表单编号:TF-PR-005-02A
被审部门 |
标准 条款 |
相关文件 |
检查内容和方法 |
检查记录 |
符合 |
不符合性质 |
审核员 |
||
严重 |
一般 |
观察 |
|||||||
管代 |
2.13 |
《应急响应及产品召回程序》 |
公司是否具有文件化和有效的事故管理程序,管理和控制所以可能发生和已经发生的涉及产品安全、合法性和质量有关的事故。公司是否针对能造成事故的所以情况,为相关员工提供书面事故处理指导,并尽可能包括所有事故。发生的事故可能导致顾客收到或者已经收到不合格产品时,公司是否具有程序确保及时通知顾客。 |
|
|
|
|
|
|
管代 |
2.14 |
《应急响应及产品召回程序》 |
公司是否具有文件化的程序来有效地控制产品召回和撤回。确保召回程序在任何时侯都能运行,并将供是否链、库存产品回收流程、产品回收物流体系、回收产品的储存和销毁纳入考虑范围。程序是否被定期的评审,如有必要,是否进行修订以确保其持续有效。程序是否定期测试,以确保其操作的有效性,测试记录是否保持。程序中是否包括,在特定的时间框架内通知相关员工的安排。 |
|
|
|
|
|
|
业务部 |
2.15 |
《顾客投诉处理程序》 |
公司是否执行有效的程序,对顾客进行关于产品安全、合法性和质量投诉的接收、记录和调查。根据投诉的严重程序和频率,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投诉信息是否用于产品安全、合法性和质量的持续改进,防止其再次发生。 |
|
|
|
|
|
|
编制人:李章龙
内审检查表
表单编号:TF-PR-005-02A
被审部门 |
标准 条款 |
相关文件 |
检查内容和方法 |
检查记录 |
符合 |
不符合性质 |
审核员 |
||
严重 |
一般 |
观察 |
|||||||
管理层 |
3.1 |
《质量手册》 |
是否选定并维护厂区,以预防产品污染,能够生产安全、合法的产品。是否考虑场所周围可能构成负面影响的活动,并采取措施防止产品受到污染。厂区内所有地面是否按照适当标准建造并维护。如果自然排水系统不足,是否加额外增设排水系统。 |
|
|
|
|
|
|
行政部 |
3.2 |
《安全管理规定》 |
是否按适当标准维护厂区内所有区域的安全。适当时,采取措施维护厂区安全。只有得到授权的人员才能够进入各个区域。 |
|
|
|
|
|
|
管理层 |
3.3 |
<工厂布局管理程序》 |
是否妥善设计、建造并维护建筑物、机器和设备,用以控制产品在安全、合法性和质量上的风险。是否规划生产流程中从进到出的机器和设备的位置,以防止对产品造成污染和破坏。适当时,整个生产运行体系是否尽量减少各种潜在的物理、化学和微生物污染的风险。是否建立有效的隔离,以最大的限度减少产品交叉污染的风险。适当时,所有的传送点的位置都不是否危害产品、原材料或配料的隔离。现场设施和服务的选址,包括餐厅,如果提供,都不是否损害产品的完整性。是否提供适当的存储设施来控制和存储化学品,存储设施是否设置在不危害产品安全、合法性和质量的地方。化学品必须要有清晰的标签,而且是否倒入有适当表示和指定的容器中。 |
|
|
|
|
|
|
编制人:李章龙
内审检查表
表单编号:TF-PR-005-02A
被审部门 |
标准 条款 |
相关文件 |
检查内容和方法 |
检查记录 |
符合 |
不符合性质 |
审核员 |
||
严重 |
一般 |
观察 |
|||||||
生产部 |
3.4 |
《废弃物管理程序》, 《清洁区管理规定》, 《预防尖锐物管理程序》 《虫害管理程序》 |
现场的建筑结构、厂房和设施是否与产品安全、合法性和质量的风险性相适是否,并按照适当的标准进行维护。墙面、地面、天花板、管道和头顶装置是否保持良好状态,并便于清洁。必要时,是否提供适宜、充足的副产品和污染物的收集装置。厂房是否防止虫害的进入。厂房的空间设计是否便于检查和清洁。所有工作区域要有充足的照明,为产品和卫生的有效检查提供充足的照明。地面的设计是否满足加工的要求,是否切可承受不同的清洁用品和清晰方式。地面是否防渗翻透并得到妥善保养。若设置排水系统,则是否妥善的设计和维护以降低对产品的污染风险,不会危及产品的安全、合法性和质量。如果存在产品污染风险,玻璃窗是否防护,以防止破碎或者妥善保护产品。通往原料处理、加工、包装及储存的门若是开着的,是否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以避免虫害的侵入,该区域是否安装关闭装置或充分的防护装置。如果对产品构成危害,所有的灯泡和灯管,包括电子灭蝇灯都是否被防护。是否建立对玻璃和易碎塑料和陶瓷物品的管理体系。 |
|
|
|
|
|
|
生产部 |
3.5 |
《设备管理程序》 |
设备是否按照初始要求进行合理设计,并在使用时减少对产品安全、合法性和质量的风险。设备安装时是否在其下方、内部及周围预留空间,以方便清洁和维护。所有设备在石油前是否规定使用方法,充分的维护和保养,以生产安全、合法的产品。 |
|
|
|
|
|
|
编制人:李章龙
内审检查表
表单编号:TF-PR-005-02A
被审部门 |
标准 条款 |
相关文件 |
检查内容和方法 |
检查记录 |
符合 |
不符合性质 |
审核员 |
||
严重 |
一般 |
观察 |
|||||||
生产部 |
3.6 |
《设备管理程序》 |
有系统的维护计划,其涵盖所有对产品安全、合法性和质量极为关键的设备项目.。公司是否确保在进行维修作业时,不会危害产品的安全、合法性和质量。所有外部承包方和维修人员要了解和遵守公司相关程序。在清洁和更换照明装置、玻璃制品时,是否尽量防止对产品造成的污染。 |
|
|
|
|
|
|
生产部 |
3.7 |
《防止交叉污染程序》<员工行为管理程序》 |
为了减少对产品污染的风险,是否合理设计和运行员工设施。是否生产区的入口及加工区域内的其他适当位置安放合适且足够的洗手设施。在所有需要穿着工作服的地方,是否为所有进入生产区、包装区(必要时,包括储存区)的人员,无论员工、访客或承包商,事先提供更衣设施。必要时,更衣室是否设置在人员可直接进入生产、包装和储存区的位置,而不必再次经过室外。在更衣室内,户外衣物和其他个人物品是否与工作服分开存放。 |
|
|
|
|
|
|
生产部 |
3.8 |
《清洁区管理规定》《防止交叉污染程序》<员工行为管理程序》《化学危险品管理程序》 |
是否始终保持适当的清洁和卫生标准。清洁工作是否彻底,以减少产品污染的风险。,是否建立和维持清洁程序。是否验证清洗和消毒的有效性并保持记录,化学清洁剂和包用剂等是否被识别和控制,以防止产品被污染的风险。 |
|
|
|
|
|
|
编制人:李章龙
内审检查表
表单编号:TF-PR-005-02A
被审部门 |
标准 条款 |
相关文件 |
检查内容和方法 |
检查记录 |
符合 |
不符合性质 |
审核员 |
||
严重 |
一般 |
观察 |
|||||||
行政部 |
3.9 |
《废弃物管理程序》, |
是否具备适宜的体系以收集、整理和处置废弃物。是否具备体系,以减少废弃物在生产区堆积,并防止使用不当或有缺陷的材料。厂外的废弃物收集箱和来机捣碎机是否妥善管理,以减少对产品的风险。 |
|
|
|
|
|
|
行政部 |
3.10 |
《虫害管理程序》 |
公司有责任别和控制生产场所内虫害滋生的风险,必要时,实施虫害控制将其风险降至最低。公司是否将虫害控制外包专业服务机构或组织,或对员工进行适当的培训,定期检查并对建筑物进行处理,杜绝虫害滋生。若将虫害控制外包,服务合同是否做明确规定,充分反映生产场所内的活动。,在正确的位置安装不间断灭蝇灯和/或诱蝇灯。虫害控制的检查、建议措施、虫害控制设备的维护和所采取的必要行动,是否保持详细的记录。适当的情况下,所有进厂的原材料在送抵时,是否彻底检查,以确保没有虫害污染。原料、包装材料及成品是否妥善储存,以尽量减少虫害侵袭的风险。公司是否确保诱饵、气雾杀虫剂和熏剂的安全使用及是否用方法。 |
|
|
|
|
|
|
仓库 |
3.11 |
《仓库管理规定》 |
公司是否确保产品的运输、储存和配送在其控制之下,从原辅料流转到成品的发货,都是否采取一种适当的方式,以防止污染和损坏的风险。如果需要储存,所以物品都是否被保护,以防止污染、变质和损坏。在流转和储存过程中,所以成品是否通过使用适当的包装,以防止污染和损坏。如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易受天候的影响,车辆在装货和卸货时是否进行保护。如果产品有特护的环境要求来防止质量下降,是否保持和监控所采用的条件。所有运输都是否在良好和洁净的条件下进行。 |
|
|
|
|
|
|
编制人:李章龙
内审检查表
表单编号:TF-PR-005-02A
被审部门 |
标准 条款 |
相关文件 |
检查内容和方法 |
检查记录 |
符合 |
不符合性质 |
审核员 |
||
严重 |
一般 |
观察 |
|||||||
技术部 |
4.1 |
《技术管理程序》 |
产品的设计和开发程序是否能确保无论是在原始的设计或者在设计、配方、材料、成份和工艺上的修改,充分符合其对产品安全、合法性和质量等要求。公司是否确定和明确原始设计、设计修改和开发输入,必须考虑保证产品的安全和合法性,包括产品特征,包括其组成、包装、装配指导,必要时,安装和维护的说明。如果该产品可能和其他产品一起使用,是否考虑该产品对其他产品的预期影响。:如果该产品可能和其他产品一起使用,是否考虑该产品对其他产品的预期影响。在产品设计/开发时,是否进行成品和其使用过程中的危害分析,来识别和评估所有潜在的安全危害和相关风险,包括受危害影响的消费者类型。公司是否进行产品使用过程中的评价、测试和/或可靠性测验和/或货架期的评价,以确认和验证产品的设计、配方、材料和生产过程能够生产和维持安全、合法的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是否被控制、验证和文件化。新产品在大规模生产前要进行验证和批准,确保其安全、合法性和质量。公司是否确保生产工艺源于产品设计过程、程序和设计记录的共同结果,以确保生产出满足预期质量要求的安全和合法性的产品。如果出现产品不能满足预期的安全、合法性的质量的要求,公司是否评估产品危害和产品使用中的风险,并评估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必要时,是否进行修改以确保和验证后续生产的产品满足策划的安全、合法性和质量的要求。 |
|
|
|
|
|
|
编制人:李章龙
内审检查表
表单编号:TF-PR-005-02A
被审部门 |
标准 条款 |
相关文件 |
检查内容和方法 |
检查记录 |
符合 |
不符合性质 |
审核员 |
||
严重 |
一般 |
观察 |
|||||||
生产部 |
4.2 |
工艺指导书 |
产品包装是否符合产品的预期用途,并保持适当的储存条件,以减少产品受污染和损坏的风险。是否评价产品的包装满足使用目的。产品包装是否符合批准的、文件化的规范。如果产品污染的风险能影响到产品安全、合法性和质量,产品包装是否在生产区外进行。包装材料在返回仓库前是否被有效的保护。如果使用订书钉或其他物品,是否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降低污染、损坏或伤害的风险。 |
|
|
|
|
|
|
品质部 |
4.3 |
检验指导文件 |
产品是否进行分析或测试,以确保产品安全、合法性和质量。测试是否由双方认同的公司、承包方或客户执行。如果公司或承包方进行产品安全、合法性和质量有重要相关的分析和测试,该实验室是否被国家认证机构认可。建立程序确保所有测试结果的有效性。执行分析的人员是否具有适当的资格,及/或接受过培训,是否具备能力从事所要求的分析工作。 |
|
|
|
|
|
|
品质部 |
4.4 |
《标识和可追溯控制程序》 |
采取隔离措施确保原材料、加工过程、包装和符合不同标准的成品不能被混淆。若原料需要隔离程序(如,过敏原或特殊来源的材料),是否采取控制措施以确保产品的安全、合法性和质量被保持若使用返工或进行返工操作,是否采取措施确保成品安全、合法性和质量。。 |
|
|
|
|
|
|
仓库 |
4.5 |
《仓库管理规定》 |
采取控制措施,确保物料和成品按正确的顺序在货架期或使用期(适当时)内被使用。收货记录和/或产品标识(如,生产批次)是否便于使用和正确的库存周转。批次是否体现在初级包装上和外包装上,是否能清楚的识别。 |
|
|
|
|
|
|
编制人:李章龙
内审检查表
表单编号:TF-PR-005-02A
被审部门 |
标准 条款 |
相关文件 |
检查内容和方法 |
检查记录 |
符合 |
不符合性质 |
审核员 |
||
严重 |
一般 |
观察 |
|||||||
生产部 |
4.6 |
《预防尖锐物管理程序》 |
公司是否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识别和避免所有异物污染的风险。公司是否采用危害分析方法,并确定异物是否属于关键控制点,以评估是否使用金属或其他异物探测设备。是否具备书面的程序,确保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对在原料准备、预处理、加工、包装和储存的区域使用玻璃、陶瓷和易碎塑料物品的控制。是否在事故报告中记录玻璃、陶瓷和易碎塑料的破碎情况,并保存其处理和破碎记录。是否对在原料准备、预处理、包装和储存区域 使用玻璃、陶瓷和易碎塑料的情况和地点进行登记管理。杜绝使用一次性刀片。是否建立程序来防止和控制成品被污染的风险。是否保存金属和异物的监测记录以证明产品能够按照客户的要求进行全面的标识和追溯。
|
|
|
|
|
|
|
品质部 |
4.7 |
,成品检验程序》 |
公司是否确切在完成所有放行程序前不予放行。公司是否确保所有产品只有得到相关授权人的批准后才能放行。 |
|
|
|
|
|
|
编制人:李章龙
内审检查表
表单编号:TF-PR-005-02A
被审部门 |
标准 条款 |
相关文件 |
检查内容和方法 |
检查记录 |
符合 |
不符合性质 |
审核员 |
||
严重 |
一般 |
观察 |
|||||||
品质部 |
4.8 |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
公司是否确保所有未达到要求的原料、辅料和成品都得到明确的识别、标识、隔离、调查并记录。公司是否确保所有未达到要求的原料、辅料和成品都得到明确的识别、标识、隔离、调查并记录。当出现不合格的原料和产品时,是否按问题的性质和顾客的具体要求进行处理或处置。
|
|
|
|
|
|
|
生产部 |
5.1 |
工艺文件 |
公司是否确保所有与产品安全、合法性和质量有关的加工得到有效的控制。公司是否有适当的程序来验证所有采用的过程和设备能持续生产出符合质量要求的安全、合法的产品。当为确保产品的安全、合法性和质量而要求对原料、半成品和成品、过程和 环境 进行控制时,是否进行充分的过程控制、监控和记录保持。根据风险评估和接收到的 显示未持续满足或不完全满足过程要求的数据,定期进行过程确认。若原料、半成品或成品的物理(包括温度)和化学控制程序,过程及/或者环境进行对产品的安全、合法性和质量有关键影响,是否进行充分的控制、监控和记录。根据产品规范要求和/或具体呈现进行在线过程监控。
|
|
|
|
|
|
|
编制人:李章龙
内审检查表
表单编号:TF-PR-005-02A
被审部门 |
标准 条款 |
相关文件 |
检查内容和方法 |
检查记录 |
符合 |
不符合性质 |
审核员 |
||
严重 |
一般 |
观察 |
|||||||
生产部 |
5.2 |
|
公司是否检查包装的内容物以确保符合产品分销目的法律的要求以及该国关于产品数量的工业代码规定。无论是否包装的性质如何,如平均数量、 定量包装、计数、测量设施,量度检查的频率及方法是否满足政府主管部门法规的要求。如果公司出口预包装材料,需要确保满足产品最终消费者所在国家的数量控制和标签要求。
|
|
|
|
|
|
|
技术部 |
5.3 |
《样板管理规定》 |
是否建立程序,规定标准样本和/或组件样本的使用和批准。是否建立程序来 择标准样本,适用时,确保标准样本得到顾客的同意。标准样本是否被适宜监控和储存以便保持其初始状态。
|
|
|
|
|
|
|
技术部 |
5.4 |
《样板管理规定》 |
公司是否保留产品样本,以便在发生投诉时辅助调查。是否建立保留产品样本和/或其组件样本的批准程序。公司是否保留能够完全代表设计和生产过程的产品样本。是否建立程序,明确的规定留样的选择,必要时,确保其得到顾客的同意。是否建立程序,明确的规定留样的保留时间。保留样本是否被适宜监控和储存以便保持其初始状态.
|
|
|
|
|
|
|
编制人:李章龙
内审检查表
表单编号:TF-PR-005-02A
被审部门 |
标准 条款 |
相关文件 |
检查内容和方法 |
检查记录 |
符合 |
不符合性质 |
审核员 |
||
严重 |
一般 |
观察 |
|||||||
生产部 |
5.5 |
《过程确认程序》 |
公司是否确保所使用的工序和设备能够持续生产出满足预期质量特性的安全的合法的产品。产品设计和配方、加工方法、设备或包装的任何改变,适用时,公司都是否重新建立过程特性和验证产品数据,以确保产品安全、合法,达到预期的质量特性。如果发生设备失效或操作偏差,公司是否执行已建立的程序,在放行前确产品的安全状况,并采取适当的相是否措施.
|
|
|
|
|
|
|
品质部 |
5.6 |
《监视测量设备控制程序》 |
公司是否识别和校准被用于监控产品安全、质量和合法性所使用的计量设备。公司是否按照预定的频率(或必要时),对指定的计量及监控装置进行调整或校准,以确保其精度符合既定参量。用于测定产品安全和合法性设备的校准,是否追溯到公认的国家标准。是否保留 校准和验证结果的记录。是否按校准的要求对指定的计量及监控装置进行识别和标识。是否避免由非授权的人员调整指定的计量及监控装置。是否保护指定的计量及监控装置免遭损坏、损耗和误用。是否建立程序,记录那些指定的计量及监控装置偏离规定限值运行时所采取的措施。
|
|
|
|
|
|
|
编制人:李章龙
内审检查表
表单编号:TF-PR-005-02A
被审部门 |
标准 条款 |
相关文件 |
检查内容和方法 |
检查记录 |
符合 |
不符合性质 |
审核员 |
||
严重 |
一般 |
观察 |
|||||||
生产部 |
6.1 |
《员工行为管理程序》 |
公司的个人卫生标准是否形成文件 ,并适用于所有的人员,包括工厂来访者。该标准是否按产品污染风险来进行阐述。若识别出需要着保护性衣物,这些可以规避污染产品的风险。 这些衣服是否定期进行有效的清洗。吸烟、进食和饮水只能在指定的区域进行,避免早成对产品污染的风险。公司是否制定控制佩戴珠宝首饰的政策,以避免产品污染的风险。外露皮肤被割伤和擦伤部分是否使用由公司提供并监控的具有颜色对比的创可贴包扎。是否按照适当的频率洗手。必要时,是否将头发安全包住,以避免污染产品。必要时,在工厂环境区域内是否穿着适当的靴子。
|
|
|
|
|
|
|
行政部 |
6.2 |
《人力资源管理程序》 |
公司是否确保所有员工获得与其从事活动相关的足够培训,并确实能胜任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公司是否明确培训需求,若进行了培训,公司是否确保培训的有效性和适宜性。公司是否具有文件化的培训程序和记录,证明培训的适宜性和有效性。是否有一套进修培训程序。
|
|
|
|
|
|
|
编制人:李章龙